2019年11月22-23日,第三届全国中学考古社交流年会在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举办。本次年会由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发起,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承办。会议以“考古文物、研学研究 、华夏文明、教育传承”为主题,探索文化遗产资源与中学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中国考古学培养了后备人才,探索考古遗产从学生延伸到家庭,从学校辐射到社会的传播,以增强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自北京、澳门、吉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陕西、重庆、四川等地多所著名学校的师生代表共襄盛会。国家文 物 局、中国文 物 保 护基 金 会、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棠湖外国语学校、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双流区考古队、双流区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等单位代表也参与了盛会。自2008年支持北京四中成立中国第一家中学考古类社团以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致力于推动考古文物进中学校园,目前已有上百个中学组建了考古、历史与文化遗产社团。2017-2018年,全国中学考古社交流大会分别在洛阳回民中学和西安曲江一中召开。本次会议是全国考古社的第三届全国交流大会。多年来,各地中学考古社秉承“植根乡土、知行合一、与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共分享”的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富有创意的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会上,考古社师生展示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可谓异常纷呈,耳目一新。对社团的活动、未来发展,许多老师也表达了各自的观点。西安曲江一中珩星考古社指导老师罗红梅表示,我们为什么做考古社团,因为我们无法放下的担当,不忍割舍的情怀。未来社团的发展,需要学校和家长更多的认同,更多的师资培训,更多的展示空间,更多的创新。她的意见得到与会老师的广泛认同。相信随着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参与,长久以来束缚考古社发展壮大的难题,即将得到解决。未来考古社的发展会更加大有可为。图为澳门劳工子弟学校学生展示社团活动。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总书记亲自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年学生回信说,得知同学们“在野外考古实习中很有收获,甚为欣慰”,体现了对考古学的高度重视。五千多年的深厚文明是民族复兴的活水源头和文化沃土,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文化繁荣的深厚滋养。在文化自信的宏大叙事中,考古学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时代需求给考古学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北京大学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也在会上为中学师生讲述考古学知识,分享考古成果。图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万娇讲述《古蜀文明的传说时代》
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教育和传播,承担着中国考古学的未来,承担着文化遗产事业的希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书记在给会议的贺信表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仍将会一如既往地与考古社联盟一道并肩前行。让我们一起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参会代表合影